测量漆膜附着力的方法有几种:划圈法、网格法、拉伸法、扭开法以及美国ASTM的X法。其中,最容易应用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。重点是,现场最常用的是网格法。
(1)用圆法测量附着力
划圈法所用附着力试验仪,以划痕范围内漆膜的完整性进行评定,以等级表示。按准备好的马口铁片固定在试验仪上。为确保漆膜穿透,可酌情添加砝码。顺时针方向,以80-100r/min的转速均匀摇动手柄,用圆线划出,划出长7.5cm的圆线,取出样板并评分。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:
(A)测试仪的针头必须锋利,否则无法区分1级与2级的区别。测试前应先用手指触摸一下,看看是否锋利,或测试几块测试板后酌情更换。
(B)先试划几圈。划痕应刚好穿透漆膜。如果底板未露出,则酌情添加重物;但不要添加过多,以免增加阻力并磨损针头。
(C)评定时,可以从7级(最内层)或1级(最外圈)开始评定,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性,若某一部位的网格数超过705个完好,则认为该部位完好,否则认为损坏。例如,若1部位的漆膜完好,且附着力最好,则评为1级;若1部位的漆膜有损坏,2部位的油漆完好,则附着力其次评为2级。以此类推,7级附着力最差。一般要求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,面漆附着力在2级左右即可。
(2)划格法测定附着力
划格法附着力试验标准主要有ASTMD3359、ISO-2409和GB9286-98,试验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,只是附着力等级的描述顺序刚好相反。ASTMD3359从好到差为5B-OB级,而ISO-2409则为0-5为好到差。实验工具为划格仪,为一把有6个切割面的多刃划刀,划刀间隙分别为1mm、2mm、3mm(刀头可更换)。将试样涂于样板上,干燥16小时后,用划刀平行拉3-4cm,有6个切口,切穿漆膜至基材;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,同样划6个切口;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小方格。对于软性基材,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各对角线,轻轻地前后扫动数次,即可评定等级;对于硬性基材,先清洁干净,然后贴上胶带(一般使用3M胶带),为确保胶带与实验区域充分接触,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,使其接触良好,然后迅速拉开。用目视检查或放大镜将标准与附图对照进行分级。其分级的标准描述为:
级别描述
0=ASTM等级:5B,切边完全光滑,无网格脱落
1=ASTM等级:4B,交叉处有少量涂层剥落,受影响面积不能明显大于5%
2=ASTM等级:3B,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涂层脱落,受影响面积为5%-15%
3=ASTM等级:2B,沿切割刃大面积涂层部分或全部剥落,受影响的横切面积为15%-35%
5=ASTM等级:1B,整条带沿边缘脱落,部分网格部分或全部脱落,受影响面积为35%-65%
6=ASTM等级:0B,剥离程度超过4级